社区园区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 2016-08-26

国务院20111122日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中,明确指出“组织试点省区和城市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率先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计划在园区、社区和商业层面进行试点。由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标准框架正在建设中,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统一的规划和实践规范,具体指导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然而这项工作又极为重要。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指南可以视为规范低碳城市、园区、社区的建设提供必要指引。

(一)体系简介

《低碳园区发展指南》是一套量值评价体系和技术指引,旨在为中国各地方开展的低碳园区示范提供技术支撑。指南认为,低碳园区的构建是运用碳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发展区域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低碳园区是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总量作为核心管理指标。评价体系(见表2)的指标为4个范畴,23项指标,全部可以量化。

评价体系的指标的4个范畴见表4

1 低碳园区指标体系权重分配

低碳园区发展指标体系

总分

100

能源利用与温室气体管理

60

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

15

园区管理与保障机制

15

规划布局与土地利用

10

2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前置条件

园区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按照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近一年内无重大环保安全责任事故;承诺二氧化碳强度下降幅度不低于地方的“十二五”分项指标。

目标层

准则层

子准则层

要素层

指标层

总分

低碳工业园区评价指数

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

固废

固废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5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

 

4

园区管理与保障机制

管理体系建设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

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用水量

3

组织机构建设

设立低碳园区领导和工作机构

4

资金保障

能源管理体系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企业比例

2

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企业比例

2

设立低碳专项资金

设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

7

规划布局与土地利用

规划布局与土地利用

规划布局与土地利用

容积率

3

土地类型多样性

4

绿地率

3

能源利用与温室气体管理

能源利用

建筑能效

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电耗

4

绿色建筑认证比重

2

工业能效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8

工业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5

单位产品能耗

5

交通能效

营运货车单位运输能耗下降率(或新能源汽车占公用车数量比重)

3

绿色出行比例

3

可再生能源与能源综合利用

绿色电力消费量占总电耗比重

3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率(或多联供系统发电量占总电耗比例)

2

温室气体管理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8

碳排放强度下降率

8

温室气体核算

园区完成温室气体盘查的企业计划

9

(二)指标释义

1.单位GDP综合能耗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与园区GDP之比,反映园区能源利用效率。 

园区综合能耗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煤、电、油等能源的消耗(包括生产取暖、降温等用能)。各种能源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折合系数折成标准煤计算。 

        2.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

指标解释:指园区本年度相对于上年度的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下降情况,是园区减排温室气体、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直观表现。 

       3.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例。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相对上一年的综合能耗总量的增值与上一年综合能耗总量的百分比。


       4.指标标准值

3 广东省低碳园区评价指标标准值

项目

指标名称

指标编码

单位

指标类别

标准值或要求

正负性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B1

单位GDP综合能耗

C1

吨标准煤/万元

定量

0.5

万元GDP碳排放下降率

C2

%

定量

8

能源与低碳技术(B2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C3

-

定量

0.6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C4

%

定量

15

热电联产比例

C5

%

定量

100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

C6

%

定量

85

园区建设与管理(B3

园区碳排放信息平台

C7

-

定量

符合

园区绿地率

C8

%

定量

35

注:本体系指标标准值源于《综合类生态园区标准》(HJ274-2009)、《2009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三) 低碳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水平需要一套科学的理论、评估方法和考核标准,其既能够反映园区低碳发展现状,又能反映园区向低碳转型的努力程度,帮助园区了解其低碳发展的现状与差距,找出优势与劣势,借鉴先进园区成功经验,进而推动工业园区低碳转型进程。

1.指标选取原则

科学性原则:低碳指标体系能够对园区目前和未来低碳发展的质量进行科学合理、较为全面的描述,同时注重与其他区域的对比特点。

系统性原则: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把一系列与低碳经济有关的指标有机地联系起来,注重指标的系统性,同时归纳好各指标的层次。

定量化原则: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特别是核心指标。而对不能量化的定性指标,应用通用的或针对性的量化手段,对其进行量化,以便整个评价体系具有可量性和可比性。

动态化原则:指标体系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处于相对稳定,但是指标应随着低碳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做适当调整,为此,指标体系建立需兼顾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之间的平衡,既反映园区目前的现状,又反映发展的变化性。

2.指标选取内容

低碳发展相关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园区在碳排放约束下的发展情况、资源利用情况、生活低碳化指标和低碳政策引导指标四个方面(见表4)。

1)低碳产出指标体系是评价园区是否以低碳经济为导向,促进经济低碳化发展的模式。体系包括:碳强度以评价碳生产力;第三产业的GDP比重以评价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以评价生产企业的低碳化生产水平。

2)低碳资源指标体系是检验园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否以节约水资源和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扩大森林碳汇源为导向,体系包括四项指标,即一项核心指标:水资源利用;一项重要指标:森林覆盖率;两项一般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3)低碳生活指标体系是以人为本,评价园区是否以减少居民的资源消耗,鼓励绿色交通,促进建筑物节能减排为导向的社会生活模式。体系包括五项指标,即一项核心指标:新建绿色建筑物比率;四项重要指标:绿色出行比率、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

4)低碳政策指标体系是以低碳规划,政府和公众共同参与低碳园区建设为导向的政策体系,包括两项核心指标:低碳发展评估机制和碳排放报告机制一项重要指标;低碳产业发展鼓励机制;两项一般指标:公众参与低碳建设机制和清洁能源利用的激励机制。

4低碳园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体系层

指标层

单位

低碳工业园区发展

A低碳产出体系

A1碳强度

吨碳/万元

A2第三产业的GDP比重

%

A2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

A3单位土地面积碳排放

吨碳/万元

吨碳/平方米

B低碳资源体系

B1水资源利用强度

/万元

B2森林覆盖率

%

B3建成区人均绿色面积

平方米/

B4可再生能源比例

%

C低碳生活指标

C1新建绿色建筑物比率

%

C2绿色出行比率

%

C3污水处理达标率

%

C4废弃物利用率

%

C5万人拥有公交车数

/万人

D低碳政

策指标

D1政策法规的完善度

相关的低碳政策法规是否完善、是否有配套的政策。

D2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

针对规模以上生产企业、交通、建筑及其他排放源,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

D3低碳发展激励机制

建立鼓励低碳产业发展、新能源利用、公共参与的激励机制。

注:本体系指标标准值源于广州能源研究所

       以上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对园区低碳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共四大类,16个指标,分四个层面确保评价体系的一致性,考虑到园区的不同地域差别及自评估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Low-carbon pilot 广东低碳试点
碳交易试点
低碳城市
社区园区
低碳试点园区

快速链接

会员注册

账号信息 *为必须项)
用户账号*
会员登录名由6~20哥英文字母或数字组成(不支持中文)。
邮 箱*
请输入正确的真实邮箱(当忘记密码可以用注册邮箱找回密码)
登录密码*
密码有6-20个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或数字组成,建议采用易记、难猜的英文数字组成。
确认密码*
请再输入一遍您上面输入的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

用户服务协议

会员登录

用户账号*
请输入正确的账号
登录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