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低碳资讯低碳动态
低碳动态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
时间: 2016-08-23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不断攀升。根据国际环保组织“全球碳计划”公布的2013年全球碳排放量数据,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首次超越欧盟,引人关注。2014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接近355亿吨,中国排放量高达97.6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如何应对与日俱增的减排压力,缓解日益严峻的减排形势,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问题。中国政府的碳约束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2016422日,中国签署《巴黎协定》,承诺将积极做好国内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展现了全球气候治理大国的巨大决心与责任担当。

为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碳市场的建设,是由7个试点开始起步的。2011年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201110月,国家发改委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关于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要求,同意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年,7个试点已经全部启动上线交易,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共纳入排放企业和单位1900多家,分配的碳排放配额总量合计约12亿吨。国家发改委所选择的试点省市从东部沿海地区到中部地区,覆盖国土面积4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2.62亿,GDP合计15.5万亿元,能源消费8.87亿吨标准煤,试点单位的选择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几年时间内,7个碳交易试点完成了数据摸底、规则制定、企业教育、交易启动、履约清缴、抵消机制使用等全过程,并各自尝试了不同的政策思路和分配方法。截至2015年年底,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近800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25亿元人民币。

2013年618日,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开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开业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市场规模扩大。这既包括试点交易市场的增加,也有整体交易量和交易额的明显增长。2015年的中国碳市,迎来湖北和重庆两个市场的首次交易履约,使得覆盖的试点企业比上年增加约400个。

2014年的配额交易主要集中在履约清缴临近的一个月,履约期结束后再次陷入平静。而2015年,市场交易从当年2月陆续开始,到5月,配额交易的价格和成交量都达到了高峰,而进入履约清缴的6月和7月,由于供需状况变得明朗,配额价格反转下跌。交易高峰的提前到来,可以看出经历过第一年履约后,企业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意识大为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提高。因而,2015年度的履约率同比提高不少,100%完成履约的试点市场从2014年仅有上海一个地区,到2015年,北京、广东、上海、湖北4个试点市场均达到100%履约率。另一个显著的改变在于,2015年投机性交易比2014年增多,这和2015年开始引入大量机构投资方,市场变得更加开放有关。

2015年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正式纳入交易履约体系。7个试点陆续公布了各自的《碳抵消管理办法》,由于各试点对项目的技术类型、项目来源地、减排量的产出时间、抵消上限都进行了不同规定,使得CCER入市交易的政策出现高低不一的门槛。对于准入限制较少的试点地区,比如北京和上海,CCER的交易量和履约抵消量比其他限制较多的省市突出很多。CCER的入市促进了碳市场的流动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市场价格,使得各个试点市场2015年的配额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CCER履约用量最大的上海市场,碳配额的价格振幅最大,最低日均价和最低月均价都出现在上海,分别为9.5/吨和15.52/吨。

2016年11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6]57号,以下简称《通知》),旨在协同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对此,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表示,试点省市是全国碳市场不可分割的核心部分,希望试点省市合理统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自身试点工作的推进,两个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继续再接再厉,扎实推进试点各项工作,认真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切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尽快熟悉了解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抓紧开展重点企业碳排放盘查,配合和支持国家研究碳交易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案,着力培育碳市场专业人才,大力开展碳交易相关的宣传,率先完成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项具体的准备工作,同时与国家发改委积极沟通协调,结合试点经验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设计,确保试点与全国的顺利衔接。

国家发改委还要求,首先,各地方应高度重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各央企集团应加强内部对碳排放管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建立集团的碳排放管理机制,制定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方案。其次,各地方落实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所需的工作经费,争取安排专项资金,利用对外合作资金支持能力建设等基础工作。最后,建立技术支撑队伍,为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技术支持。

国家和各地的政策将密集出台,为全国碳市场启动做好政策层面的保障。走向全国市场,面临立法保障、技术方法选用、历史数据处理、配额分配、核查管理和企业参与等极大挑战,每一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指引细则,才能保证碳市场平稳过渡至2017年全国市场按计划启动。

作为过渡期,2016年可能是碳市场相对低迷的阶段。一方面,各个试点三年累计的配额至少在2016年中履约前都可以使用,供应较之以往任何一年都变得更为充足。加上截至2015年年底已公示的CCER项目近1300个,已备案的CCER项目超过340个,项目审批备案的进度已形成较为稳定的节奏,2016年的CCER供应将会持续增加。理论上看,市场的供应量将大大超过需求量,价格会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

但一些因素的变化也可能使得实际的市场不会太过低迷。原因在于,非试点地区逐步将重点排放企业纳入控排,试点地区也在酝酿新增控排企业,考虑到2017年全国碳市场就会启动,如果这些潜在的控排企业在2016年就提前开始布局市场,很有可能增加市场对CCER的需求。另外,地方配额与全国配额的转换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地方配额很有可能会按某个比例兑换为全国配额,或是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在明年不会立即失效,若是这样,试点地区的配额不会被大量抛售至市场。再者,CCER减排量备案的进展有可能受业主意愿的影响而被有意识延缓,那么市场的供需平衡仍有可能继续维持。

目前国家已决心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促进碳经济的发展,适时引入远期交易将会是碳市场早晚要迎接的课题。

News 低碳资讯
低碳动态
政策法规
低碳简报

快速链接

会员注册

账号信息 *为必须项)
用户账号*
会员登录名由6~20哥英文字母或数字组成(不支持中文)。
邮 箱*
请输入正确的真实邮箱(当忘记密码可以用注册邮箱找回密码)
登录密码*
密码有6-20个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或数字组成,建议采用易记、难猜的英文数字组成。
确认密码*
请再输入一遍您上面输入的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切换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

用户服务协议

会员登录

用户账号*
请输入正确的账号
登录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