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司:中欧或联手建碳市场示范项目
时间: 2010-11-11
今年第二次访华的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司总司长Jos Delbeke谈起此行同中国发改委所讨论的中国碳交易未来时,情绪明显比讨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前景要高涨。
Delbeke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透露,目前中欧在交换经验,欧方也在探求中方的兴趣,并可能就相关系统会设立一个示范交易项目。
“可能是在中国的某个省市,但是这个还没有最后得到决定,”Delbeke表示,“不过确定的信息是,气候变化相关内容将成为中国‘十二五’计划中的一部分,且碳交易项目也将成为”十二五“计划中的一部分。”
碳市场需要定义碳目标
第一财经日报:此行和中国发改委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的讨论进展如何?
Delbeke:中国发改委要有一支队伍,在12月中旬将去欧洲和英国学习碳交易系统等等;在中欧两国可能在未来将碳市场相连接的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计划,但是有一些想法,不过现在讨论这个还是太早,我相信在过程中,中欧两方都会紧密关注对方,我不会排除这个想法,但要当时机成熟的时候。
日报:如果欧盟表示不会在减排目标上对中国施压,那么又何谈碳交易呢?
Delbeke:现在需要区分两个问题,一个是国家的减排承诺,一个是碳交易系统,这两个是有区别的,在欧洲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在电力等方面的碳交易,一个是规章制度,例如在新能源方面,碳交易只是国家所承诺的一部分,不过只要有了碳交易的确需要定义碳目标,这也是我们很清晰的向我们的中国同事表达的观点。
中美之争
日报:您对天津会议中,集中爆发的中美之间的谈判立场矛盾如何看?
Delbeke:我们对于中美之间的争论比较担忧,我们觉得这对于推进气候变化谈判不是很有帮助。作为欧盟,我们希望哥本哈根协议中的元素,能够越早被执行越好。我们希望能够为创新和公司提供激励机制,让市场可以发展低碳基础,希望欧盟可以成为在低碳技术方面的领导者,因为这些技术将是未来技术核心。
不过在是否欧盟会将减排目标从20%提高到30%的问题上,欧盟内部还在争论,我们恐怕在坎昆会议之前决定不了,需要等到明年。
日报:在中美争执中,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核查(ICA)成为焦点,欧盟在透明度问题上的立场是什么?
Delbeke:我们认为美国在透明度上,是持有公平观点的,我不是说欧盟完全同意美国放在谈判桌上的内容,但是我们同意其中的一大部分,特别是如果要建立碳交易市场和体系,我们就需要透明度,你不能期待着人们把钱拿出来,但是一国却不能证明有效减排。在欧洲,碳市场有几千亿欧元规模,我们需要透明度来促进市场进化。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同美国站在透明度的同一立场上。
不过我们同意的是,在国际上需要最小程度的规章制度,让各国都可以寻找到归宿。
日报:但是美国的含义是将原本不适用“三可”(MRV)的自主减排范围也扩大进去,从而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变相的“三可”核查?
Delbeke:我认为,不应该把MRV只限于有支持的减排行动,对于中国这种新兴经济体,这是重要的话题,因为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主要的排放体。
坎昆机会
日报:目前中美之间对于《京都议定书》(KP)的未来分歧甚远,欧盟对此有何态度?
Delbeke:我们肯定是不想废除KP,实际上欧盟已经完成了KP之下的所以承诺,但是欧盟不能成为唯一支持KP的一方,现在日本和俄罗斯都表示他们会离开KP,那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所以我们希望达成一个包括美国中国以及欧盟在内的协议,如果这不可能的话,我们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继续执行KP:其中的一个条件是,欧盟不能成为唯一执行KP的国家。
日报:国际气候谈判马上就要在坎昆开谈,您怎么定义坎昆的成功?
Delbeke:我们对于坎昆的成功也是有承诺的,但是如何定义坎昆的成功呢,我们觉得出台一个KP的后续文件,在坎昆来说,不是个成熟的时机。
我们可以在坎昆做的是,在一系列适应方面做一些具体的决定。
欧盟是对于多边主义有着自己的承诺的,我们对联合国框架下的谈判有信心。当然我们对于美国的进展十分的失望,但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支持他之前在哥本哈根做出的承诺:虽然不能通过碳交易,但是可以通过其他规章制度实现对于哥本哈根协议的承诺,这还是个有益的信号。
全球排放中欧盟占15%,中国占20%,美国占20%.所以当我们讨论全球协议的时候,全球这两个最大的排放体也需要采取行动。(第一财经日报)